本报北京4月17日电(通讯员 周灏)江泽民同志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想,在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今天上午,中国作家协会召开“以德治国与文学”座谈会。与会作家、评论家就以德治国思想和文学创作的重要关系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努力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更自觉地肩负起振兴社会主义道德、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使命。
座谈会上,与会者结合现实文化生活的具体事例,探讨了“以德治国”与文学创作的重大关系及这一思想对文学工作者“以德治文”的启示。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在座谈中指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江泽民总书记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文学界要身体力行地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为人民奉献出优秀的精神食粮。”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也谈到:“真、善、美中的善即为德。在文学创作中,道德的光辉会大大增加作品的艺术品位,像《红岩》、《黄河东流去》等一批优秀作品以其道德的感召力感染了几代人。”而青年女评论家阎延文则结合现今文坛一些新生代作家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创作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邓友梅、何西来、李国文、郑伯农等作家、评论家发言表示,在建立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过程中,文学界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把“以德治国”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文学创作中唱响时代主旋律,讴歌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以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发挥文学在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方面的特殊作用。